首頁 >
詩文 >
張家珍的詩 >
用公歸自中都言湖山之勝余以負恩之身頻年抱病于用公閑云野鶴為何如哉
用公歸自中都言湖山之勝余以負恩之身頻年抱病于用公閑云野鶴為何如哉
用公歸自中都言湖山之勝余以負恩之身頻年抱病于用公閑云野鶴為何如哉。明代。張家珍。 一年飛錫遍中原,踏盡湖山道自尊。于我臥游淹粵海,憐君乞食到吳門。妄身去住皆淪跡,病骨存亡總負恩。吾舌縱橫何所用,此生心事付文園。
[明代]:張家珍
一年飛錫遍中原,踏盡湖山道自尊。于我臥游淹粵海,憐君乞食到吳門。
妄身去住皆淪跡,病骨存亡總負恩。吾舌縱橫何所用,此生心事付文園。
一年飛錫遍中原,踏盡湖山道自尊。于我臥遊淹粵海,憐君乞食到吳門。
妄身去住皆淪跡,病骨存亡總負恩。吾舌縱橫何所用,此生心事付文園。
唐代·張家珍的簡介
張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東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龍俱布衣。明桂王永歷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從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歿,與總兵陳鎮國擁殘卒數萬于龍門以圖恢復,旋以兄蔭拜錦衣衛指揮使。廣州再破,隱于鐵園,家居養父,折節讀書,年未及三十而卒。遺作由友人編為《寒木居詩鈔》一卷。清陳伯陶《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二有傳。張家珍詩,以清光緒三十二年(一九〇六)東莞寓園祖若舊廬刊《寒木居詩鈔》為底本,參校民國二十一至二十三年東莞張伯楨纂《滄海叢書》本《張文烈遺集》附刻之《寒木居詩鈔》。
...〔
? 張家珍的詩(86篇) 〕
清代:
姚燮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
當年橫燭倚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悴,韶華虛哄。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
當年橫燭倚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悴,韶華虛哄。
:
蒲庵禪師
古城陰處饒古木,古城城下煙水綠。
江上茅堂晝掩扉,知是先生讀書屋。
古城陰處饒古木,古城城下煙水綠。
江上茅堂晝掩扉,知是先生讀書屋。
:
陳登
龍河花下送師歸,吳楚千峰一錫飛。到日親朋如借問,鄉心迢遞宦情微。
龍河花下送師歸,吳楚千峰一錫飛。到日親朋如借問,鄉心迢遞宦情微。
唐代:
趙延壽
黃沙風卷半空拋,云重陰山雪滿郊。
探水人回移帳就,射雕箭落著弓抄。
黃沙風卷半空拋,雲重陰山雪滿郊。
探水人回移帳就,射雕箭落著弓抄。
清代:
尤侗
呼女伴,好趁一春閑。紅板浪船行緩緩,白藤山轎坐端端。
低扇避人看。
呼女伴,好趁一春閑。紅闆浪船行緩緩,白藤山轎坐端端。
低扇避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