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雜詩十首 其二
長安雜詩十首 其二。明代。王祎。 我行咸陽野,但見多墳塋。大者王與侯,小者猶公卿。隧前無碑碣,莫得知姓名。想當在世日,貴富臻顯榮。賞罰自其口,語出神鬼驚。焉知百歲后,泯然無所稱。累累一抔土,僅與蟻垤并。圣否共堙沒,后人為傷情。
[明代]:王祎
我行咸陽野,但見多墳塋。大者王與侯,小者猶公卿。
隧前無碑碣,莫得知姓名。想當在世日,貴富臻顯榮。
賞罰自其口,語出神鬼驚。焉知百歲后,泯然無所稱。
累累一抔土,僅與蟻垤并。圣否共堙沒,后人為傷情。
我行鹹陽野,但見多墳塋。大者王與侯,小者猶公卿。
隧前無碑碣,莫得知姓名。想當在世日,貴富臻顯榮。
賞罰自其口,語出神鬼驚。焉知百歲後,泯然無所稱。
累累一抔土,僅與蟻垤并。聖否共堙沒,後人為傷情。
唐代·王祎的簡介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義烏來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巖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歲。幼敏慧。及長,師柳貫、黃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學提舉。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詔與宋濂為總裁,與修元史。書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諭云南,死于節,謚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記續編,《四庫總目》又曾重修革象新書,并傳于世。
...〔
? 王祎的詩(242篇) 〕
宋代:
陸游
行遍茫茫禹畫州,尋梅到處得閑游。
春前春後百回醉,江北江南千里愁。
行遍茫茫禹畫州,尋梅到處得閑遊。
春前春後百回醉,江北江南千裡愁。
:
熊東遨
昨夜馀寒斂,春開雨水門。露生芳草苑,人約板橋村。
待雪前因失,尋梅舊跡存。孤燈坐侵曉,不覺上朝暾。
昨夜馀寒斂,春開雨水門。露生芳草苑,人約闆橋村。
待雪前因失,尋梅舊跡存。孤燈坐侵曉,不覺上朝暾。
宋代:
陸文圭
羊腸九折路盤嶇,不覺勝身上太虛。
失腳從知高處險,西風斜日旱回車。
羊腸九折路盤嶇,不覺勝身上太虛。
失腳從知高處險,西風斜日旱回車。
唐代:
馬戴
去覲毗陵日,秋殘建業中。莎垂石城古,山闊海門空。
灌木寒檣遠,層波皓月同。何當復讎校,春集少陽宮。
去覲毗陵日,秋殘建業中。莎垂石城古,山闊海門空。
灌木寒檣遠,層波皓月同。何當複讎校,春集少陽宮。
宋代:
司馬光
澹泊輕云寒不收,未成春雨只添愁。
風煙寂寞幾何限,盡入憑高一雨眸。
澹泊輕雲寒不收,未成春雨隻添愁。
風煙寂寞幾何限,盡入憑高一雨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