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復(fù)禮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克:克制。儒家指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xì)w于“禮”。
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克己復(fù)禮為仁。”
例子克己復(fù)禮,以奉始終。(漢 班固《東都賦》)
基礎(chǔ)信息
拼音kè jǐ fù lǐ
注音ㄎㄜˋ ㄐ一ˇ ㄈㄨˋ ㄌ一ˇ
繁體剋己復(fù)禮
感情克己復(fù)禮是中性詞。
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指約束自己。
近義詞復(fù)禮克己
英語comply with the rites by setting restraints on oneself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名山大川(意思解釋)
- 命中注定(意思解釋)
- 龍騰虎躍(意思解釋)
- 三長兩短(意思解釋)
- 揚威耀武(意思解釋)
- 夷為平地(意思解釋)
- 拔茅連茹(意思解釋)
- 十惡不赦(意思解釋)
- 珍樓寶屋(意思解釋)
- 一竅不通(意思解釋)
- 唇槍舌劍(意思解釋)
- 如癡如醉(意思解釋)
- 勤學(xué)苦練(意思解釋)
- 白云蒼狗(意思解釋)
- 汲汲顧影(意思解釋)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釋)
- 赤膽忠心(意思解釋)
- 無聲無息(意思解釋)
- 光怪陸離(意思解釋)
- 臨危授命(意思解釋)
- 群山四應(yīng)(意思解釋)
-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意思解釋)
- 朝升暮合(意思解釋)
- 無惡不作(意思解釋)
- 背義忘恩(意思解釋)
- 桃花運(意思解釋)
- 不櫛進(jìn)士(意思解釋)
-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意思解釋)
※ 克己復(fù)禮的意思解釋、克己復(fù)禮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胸?zé)o大志 | 心里沒有遠(yuǎn)大志向。 |
首身分離 | 首:頭。頭和身體分開了。指被砍頭。 |
戶限為穿 | 戶限:門檻;為:被。門檻都踩破了。形容進(jìn)出的人很多。 |
曉以大義 | 曉:使人明白。把道理對人講清楚。 |
明爭暗斗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jìn)行爭斗;形容內(nèi)部鉤心斗爭;互相爭斗的情況。 |
主憂臣勞 | 憂:憂患。君主有了憂患,臣下就要為他效力。 |
屈指一算 | 屈:彎曲。扳著指頭一算。 |
空費詞說 | 說的話別人不聽,等于白說。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語。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fù)雜的世界。 |
逆來順受 |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
拔苗助長 | 比喻違反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
赴湯蹈火 |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tài)。也作“不加可否?!?/td> |
嘰嘰喳喳 | 語音雜亂。 |
結(jié)纓伏劍 | 結(jié)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hù)正義而獻(xiàn)身。 |
讀書種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 |
背鄉(xiāng)離井 | 指遠(yuǎn)離家鄉(xiāng),流落他方。 |
呼風(fēng)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fēng)雨。現(xiàn)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諸如此類 |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指與上述同類的。諸:一些;許多;如:像。 |
薪盡火滅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滅了。比喻死亡。 |
為虎作倀 | 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這種鬼叫作“倀”。比喻充當(dāng)惡人的幫兇。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 剮: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難的事,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黃色。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形容非??謶值臉幼印?/td> |
聰明伶俐 | 伶俐:靈活。形容小孩子頭腦靈活;記憶力和理解力強(qiáng)。 |
欲速則不達(dá) | 速:快;達(dá):達(dá)到。指過于性急圖快,反而不能達(dá)到目的。 |
一目十行 | 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形容看書非常快。 |
無惡不作 | 惡:壞事。沒有哪樣壞事不干的。指干盡了壞事。 |
廣開言路 | 盡量創(chuàng)造使人們能充分發(fā)表意見的條件。 |